置身在鄭州,有沒有這樣一方所在,既有山水資源,山青水秀,天朗風清,又有人文勝跡,洞天福地,優質名校薈萃,醫療機構密布,道路四通八達,出則暢通無阻,當市區的車輛如蝸牛般爬行開車的人們恨不能生出翅膀之時,驅車此間的人們卻能欣賞一路風景嗅著花香聽著音樂輕踩油門輕松前行;入則安寧靜謐,不見密不透風的建筑,不見車水馬龍的鼎沸,有的是淡的云,輕的風,花的香,湖的光,水的色,清風入袖,明月入懷,生活的蜜甜如同暗香浮動,隨風潛入,潤物無聲,不驚主人們的安眠。
這樣的所在真的無跡可循?其實,無需東奔西突,更不必八方輾轉,這樣的妙境觸手可及,舉步即至,就在你我的身邊。
妙境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鄭州明日住哪里”系列報道之“資源篇”(二)
交通資源:“我看天上的云很近,看你很遠”
2012年8月20日,隨著鄭州市民趙女士申領的“豫AK200K”號牌正式啟用,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正式突破200萬輛。截至當日下午5時,鄭州市區的機動車保有量突破100萬輛。
鄭州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00萬輛,而且目前正以日增1300輛的增速攀升,這個浩大的數字高居中部省會之首,增速高居全國前列。如果按照每輛車5米的長度計算,這200萬輛機動車首尾相連,能排出1萬公里的長度。而根據統計,鄭州市區目前共有主次干道737條,合計長度也僅為1232.3公里。這就等于說,這200萬輛機動車前后連起來,可以繞著鄭州市區的道路排8圈多。
激增的機動車保有量和有限的城市道路資源的巨大反差,決定了鄭州跑步進入全國交通最為擁堵的“堵城”之一,行車難、停車難和由于外來人口大量進城導致的看病難、上學難,成為如今鄭州的“城市病”,成為鄭州人心中說不出的苦痛。
市區行車難于蜀道,位于鄭州西區、城市近郊的新田城的行車現狀又當如何呢?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體驗。
9月22日,周六,上午十時許,記者驅車從經三路北段出發,經廣電南路至花園路,然后駛入北環,再轉入西環,從中原路出口駛出,西行中原西路,再轉入新田大道,累計用時30多分鐘,到達此行的終點——新田城售樓中心。
這是記者的親身體驗。之前,記者也曾多次驅車前往新田城售樓部,除了一次在北環彩虹橋處因為車禍遭遇20分鐘堵車之外,每次前往的時間都在30~40分鐘。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時間概念?每天在鄭州遭遇堵車之痛的人應該有同感,它只相當于高峰期鬧市區公里長的車行時間,更有甚者,早晨上班時分,記者曾在經三路與東風路交叉口的咫尺之遙,足足堵了近半個小時,進退不能,入地無門。
“我看天上的云很近,看你很遠。”朦朧派詩人代表顧城的一首《遠和近》,道出了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是相對而非絕對的這一既高深又樸素的道理,換言之,空間距離的近,在時間距離上恰恰是遠,比如鬧市區、老城區;空間距離的遠,在時間距離上恰恰轉換成近,比如近郊的洞林湖區域。
老鄭州人都知道,十多年前,在鄭州人眼中,北環很“遠”,是一道“天塹”,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們談北環而色變,視北環為畏途,可是沒過幾年,城市快速“北移”,北環以北至黃河岸邊樓盤如雨后春筍一般地拔地而起,房價更是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攀高,人們方始發現,北環已經成為一條市內的主干道,北環近在身邊,如同我們身上的血脈;七年前,當中牟房地產剛剛起步的時候,臨湖而筑的水岸鑫城的均價僅只一千多元,但是在其時的鄭州市民看來,中牟好像遠在天邊遙不可及,不愿出城的市民們只會遠觀而不會出手,就連我省房地產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劉社老師也坦言,雖然對這個樓盤心動于中,最終也未能下定決心購買。鄭開大道一開通,如同一根魔棒點鐵成金,中牟新城的樓盤價格很快飆升到三千、四千直至近日的五千,錯失良機的人們,只能揪著自己的頭發后悔得腸子綠了又綠。
現如今,隨著鄭州都市區建設的快速推進,鄭州朝著“組團化”的城市發展方向邁進,鄭州城市的決策者們將鄭州的各個組團鮮明地定位為“宜居”,其中距離鄭州最近、有著“鄭西后花園”之稱的滎陽,則被定位于宜居健康城新組團,并被納入鄭州中心城區,成為“兩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鄭上路——建設路和中原西路成為橫貫鄭州東西的兩條主干道。滎陽迎來了新的政策高地,鄭州更是主動將滎陽攬入懷中,于是,媒體和專家驚呼:不出鄭州,已然到了滎陽。
滎陽與鄭州市區的拉近,不僅得益于鄭州都市區的規劃,同時也受益于“兩環十七放射”和生態廊道建設的城市交通網絡的天時與地利。如今的鄭西,已經形成以環道交通(西三環、西四環和規劃中的西五環)、軌道交通(地鐵一號線)、高速公路(繞城高速、鄭少高速、鄭堯高速)、城市主干道(鄭上路、中原西路、隴海路西延直通西四環、航海路西延直至西四環)以及區域內快速路新田大道、警官大道的立體交通網絡,其中新田大道是新田置業為方便業主出行,斥資億元打造的雙向四車道快速通道,全長近10公里,不僅道路寬闊坦平,而且充滿線性公園的鄉間野趣,花香滿徑,移步換景,車行其中,如入畫中。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豐富而立體的交通網絡,不僅讓鄭西離中心城區更近,離鄭東新區更近,離鄭東新客站更近,離中原城市群更近,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更近,離世界更近。
有著“鄭州至美的七平方公里”、“湖岸邊的世界名著”美譽的新田城獨占地利,具有極為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相比于擁堵不堪的市區,新田城所坐擁的交通網絡,構成了便捷、通達的新田城30分鐘生活圈。從新田城出發,經新田大道或警官大道,到達免費的繞城高速和鄭少高速、鄭堯高速僅需10分鐘,到達規劃中的地鐵一號線須水站僅只15分鐘,到達新鄭國際機場僅用25分鐘,到達鄭州市委、市政府和滎陽、新密市區中心30分鐘,到達鄭東新客站也只需30分鐘。
健康資源:呵護你如同在手中
與城市化進程如影隨行的,不僅是由于汽車版城市導致的交通擁堵、尾氣排放導致的空氣污染,不僅影響都市人的心身健康,還直接關乎人的幸福指數。在決定都市人幸福指數的諸多系數中,健康生活成為都市人追求品質生活、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第一要義”。
在電力部門供職的許先生,早年間將女兒送往澳洲留學,經過數年的學習和打工生涯,女兒不負眾望,取得了澳洲國籍。做女兒的感恩父母的付出,便著手為父母申請移民。許先生和太太需要坐移民監,但是放心不下家中年邁的父母,便想著出國前為父母購置一處能夠頤養天年、有著真山活水的房子。經朋友推薦,兩人看重了新田城的排屋,前后都有花園,還可領養一處“私家農場”,以前居住在城市,被高樓和汽車擠壓得成了城市奴隸,晚年還可以回歸田園,做做“城市農夫”,兩位老人種種菜、養養花,老有所樂。但是許先生簽約前又心生疑慮,擔心老人的健康醫療問題,于是舉棋不定。
應該說許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于像新田城這樣超大規模的鄭州首個上城生活居區,因為地處城市近郊,離市中心尚有一定的距離,對于養老型置業者來說,健康醫療資源也就成為決定是否購置的首選因素。其實許先生有所不知,新田城作為宜居健康城東南組團的開山之作,周邊的醫療健康資源非常豐富,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未來甚至還要優于市區。按照鄭州都市區“兩核六城十組團”的總體布局,宜居健康城位于鄭州市西部、滎陽市東部和南部,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規劃人口50~75萬,計劃投資200億元。宜居健康城主體定位是“生態復合型健康主題新城”,將依托醫療保健、科教研發、休閑養生、文化旅游、商業商務、生態宜居六大功能板塊,集中醫療健康服務、醫療健康教育培訓、生命科技研發、文化休閑旅游、健康地產等產業,打造服務中原經濟區的醫療保健集聚區、和諧宜居區。宜居健康城通過集中鄭州大學醫學院等優勢醫療資源和相關的休閑療養產業,完善西部新城健康休閑功能,帶動鄭州西部地區的發展,進而提升鄭州都市核心區的綜合服務功能。擬確定首批進入鄭州宜居健康城的醫療機構、研發機構和醫學院校共有14家,總投資高達147.5億元,醫療床位多達2.6萬張,相當于省人民醫院床位數的8倍多。2011年12月31日,鄭州宜居健康城迎來首批奠基開工的“三院一校”:鄭州人民醫院宜居健康城醫院、鄭州市骨科醫院宜居健康城醫院、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宜居健康城醫院、鄭州衛校。據了解,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省、市醫療機構落戶宜居健康城。這些醫療保健機構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住在鄭州西區的市民和百姓足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許先生們的擔心和疑慮可以打消,老人們的養老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
教育資源:將來孩子比我強
比之于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在如今的鄭州更是難乎其難。對于恪守“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國人來說,子女教育在世人心目中的砝碼遠遠重于衣食住行,于是有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流行語,這是目前我國的現實,也是國之幸事。
對于每個中國式父母來說,如果住名宅與上名校不能二者得兼,寧可舍前者,寧可以大房換小房,寧可舍近以求遠。如果既能住名宅,又能上名校,學校就在家門口,將來孩子比我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幼兒園、小學足不出社區,中學近在咫尺舉步即達,則是每一個為人父為人母的至高愿望,善莫大焉,夢寐以求,正是基于此,我在國,教育地產一直備受青睞,學區房大行于世,引得購房者競折腰,無論是首開先河的廣州碧桂園、深圳蔚藍海岸,還是我市的鑫苑名家、大河春天、中原新城,皆是因引入或近鄰優質名校銷勢火爆,且房價一路走高。
洞林湖區域不僅坐擁豐厚的人文資源,而且薈萃優質名校資源。鄭州一中新校址位于項目周邊,距新田城僅只十分鐘車程。相比于其他近郊型大盤,新田城規劃的六大業態中,全程優質教育體系是其中的一個核心優勢和獨特亮點,項目內規劃、建設一線品牌幼兒園、鄭州一中實驗初中和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中新友好洞陽國際學校等。鄭州一中實驗初中已經建成并于本月初部分投入使用,從學校開往市區的班車每日來往穿梭。中新友好洞陽國際學校實行雙語教學,學生畢業后可優先到新加坡國外名校留學。新田城獨創的優質教育體系,讓新田城業主和周邊居民,足不出新田城,即可享受3~22歲的優質高水平國際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