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微博上,關于“住鄭東還是住鄭西”的論戰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在網友們看來,其實選擇鄭東還是鄭西并不是關鍵,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居住環境。很多人表示,由于城市病日益嚴重,在選擇住所時除了要水泥森林,更需要原始森林,要水泥盒子,更要田園城市。
而鄭西擁有真山真水等珍稀資源,加上宜居建康城的發展規劃,以及洞林湖•新田城等生態項目的開發,正一步步兌現中原人關于田園生活的人居夢想。
“組團式發展”革新城市發展模式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城市發展一直走的“攤大餅”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居理念的革新,城市“精細”生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此前,城市規劃和建設大多都是圍繞一個中心,一環、二環、三環……輻射狀向外擴充,這被形象地稱之為“攤大餅”,城市雖然“攤”出了規模,但是也“攤”出了問題。
大量的資源聚集在中心城區,造成資源過分集中、分配不均,人群過分密集、人流量增大,中心城區的交通、環境、醫療、教育等配套資源壓力過大,進而短缺,而在如此境遇之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出現下降趨勢。
這個時候,“組團發展”概念開始興起。在這種發展模式下,城市的不同區域根據其自身的特征和資源優勢,分別給予不同的定位,承擔不同的功能,構成不同的“組團”。當鄭東新區的水泥森林拔地而起時,依山傍水的“宜居健康城”也開始受人矚目。
據悉,“宜居健康城”規劃是要通過集中以鄭州大學醫學院等優勢醫療資源和相關的休閑療養產業規劃建設“宜居健康城”,以完善西部新城健康休閑功能,帶動鄭州西部地區的發展,進而提升鄭州都市核心區的綜合服務功能。
“健康產業應該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是一個朝陽的產業,應該是賦予一個城市新活力的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擺上了越來越突出的位置。隨著銀發時代的到來,養老問題特別是越來越人性化、自然化的養老問題,使這個市場越來越大,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它就是核心增長極當中一個帶有活力的、蓬勃向上的產業。放在鄭西來講,它就是我們鄭西新城新的發動機。”新田置業營銷副總呂鳳桐說。
郊區置業,尋找“田園牧歌”生活
城市環境的惡化,讓人們越來越向往淳樸、自然的生活。而這種生活狀態與方式,無論是對人的身體還是心靈,都會使其達到一種健康的狀態。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是古代詩人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但這也是我目前的居住夢想。”在接受某地產機構調查時,受訪者王先生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他更想歸隱田園,找一座院子,種種花養養魚,“但現實是,房子好比黃金,是保值增值的暢銷商品,想過上田園牧歌的生活,只能靠閑暇時候去郊區游走了。”王先生嘆道。
調查問卷統計數據顯示,和王先生一樣想法的居民占據了31.5%的比例,對目前鄭州擁堵交通無奈的竟然占據到了83%。
長期的城市生活,人們似乎都發現了城市的好處:經濟規模化,生活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化、越專業,巨大的市場集聚效應,還在把人們組織起來,為實現更人性化的生產、生活方式而努力。但人們在享受區別于鄉村模式的城市生活時,卻普遍懷念失去的那種生活:環境優美、與自然和諧,“懷舊”似乎造就了現代城市的夢想。
現代社會中,一些較為富裕的階層開始遷往郊區,他們白天到市中心上班,晚上回郊區休息居住,隨之在發達國家興起了在郊區居住的熱潮,即人口居住的郊區化。
隨著郊區居住人數的增多,郊區的工業、商業、醫療、交通等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和提高。尤其是汽車社會的來臨,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郊區與市中心的距離不再是制約人們生活的因素,相反,郊區的美好環境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
以鄭州為例,郊區化置業趨勢更為明顯。從2011年3月份鄭州市實行限購以來,逼迫大量購買力外流;同時,鄭州市繞城高速免費更是加速了有車一族“上班在東區,居住在西區”趨勢,地處鄭西宜居健康城核心的洞林湖·新田城受益于這個趨勢,已經成為鄭州樓市關注度最高的項目之一。
鄭西田園城市,兌現城市終極人居夢想
如果要總結2012年的“十大關鍵詞”,PM2.5肯定位列其中。事實上,人們對PM2.5數據的關切,是因為人們已經厭煩了穿梭在汽車尾氣和各種污染氣體中的生活,大家都開始有一個共同的愿望:要逃出尾氣彌漫、沙塵飄蕩的鬧市,尋得一方清凈之地,既可以享受到都市的便利與暢達,又擁有鄉村的寧靜與安適。
這個時候,一個關于“田園城市”的概念開始形成。在那里,城市不再是一張無限攤大的鋼筋水泥餅,而是被綠帶環繞的沒有煙塵的小城市群;城市的道路上不再是擁擠不堪的車流人流,而是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城市與鄉村之間有便捷的穿越在田園景致上的道路,到時,人們既能享受田園生活的舒適、悠閑,又擁有城市的快捷與便利。
“在鄭州,唯有鄭西適合建造田園城市。”在今年4月份落幕的“2012鄭西發展高峰論壇”上,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一語中的。
在論壇現場,他饒有興致地指出了鄭西的眾多資源:鄭西是鄭州的工業產業基地,有民眾的經濟實力支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有獨具特色的山水林木生態環境。鄭州西部主要是淺山丘陵、荒溝、荒坡居多,對它們稍加平整,建城市、建商店,建學校、建醫院最合適不過,這樣的地質地貌高低不平,錯落有致,建設田園城市,簡直是天賜之地。
“現在我們要建設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要走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的路子,要節約耕地,節約平原,保持我們的耕地紅線,更應該充分認識到鄭西的區域價值、鄭西的城市價值、鄭西的發展價值。”
鄭西所具有的這些優勢正可謂是得天獨厚,無可比擬。正因為此,劉道興強烈建議:“鄭州西區的發展一定要定位于建設宜居城市,建設田園城市,一定要高度重視鄭州,特別是大西南方向千山丘陵、荒溝、荒坡的資源價值。這才是鄭州今后幾十年、幾百年應該著力發展的空間所在。”
的確,隨著7平方公里洞林湖·新田城的出現,中原人田園城市的夢想不再遙遠,該項目緊鄰西南繞城高速、鄭少高速,隸屬宜居健康城東南組團,以其山水獨具的生態資源,教育、居住、農業、商業、醫療、度假等六大業態的完備薈萃,便捷發達的交通網絡,經過6年時間的潛心打造,構建出一座生態田園城市,如今已經雛形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