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11點,一位業內知名人士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史記•微博通鑒】據說鄭州這樣更美好:1、在東區上班,在西區買房,在北區蟻居,在南區購物。2、在市中心打工,在東區見老板,在西區陪情人,在北區看風景,在南區吃櫻桃。3、觀望東區的房價,下手西區的標的,觀望現任女朋友,目標盯置業顧問。”
由于對鄭州人居現狀的“幽默范”總結引發了人們的共鳴,該微博瞬時被大量轉發,不少博主評論表示,“盡管略帶調侃,仍不難看出這是對鄭州最真實情況的高度總結,其中不乏深沉與內涵。”
在轉發和評論中,人們對東區與西區的關注度頗高,到底是哪個區域更適宜人居,也在博友之間存在不小的爭議。
或許是看到了博友們的爭議不休,或許是受博友們評論的啟發,該業內人士于14日下午5點再發一博,“【史記•微博通鑒】據說鄭西要PK鄭東:鄭東說,我有CBD,鄭西說,我有GDP;鄭東說,我有人工湖,鄭西說,我有大水庫;鄭東說,我有高鐵站,鄭西說,我有小毛驢;鄭東說,我有大老板,鄭西說,我有大美女;鄭東說,我有大景觀,鄭西說,我有大草地;鄭東說,我有省政府,鄭西說,我是根據地。”
該微博對鄭東、鄭西資源優勢的凝練總結,讓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諸多中原人的置業問題再次升級,“東區有良好的商務氛圍和豐富的綜合配套,西區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及悠閑的人居氛圍,新房子究竟應該買在哪?終極置業應該選擇什么房子?還真難以取舍和抉擇。”人們在微博上這樣討論說。
這樣引發人居置業熱烈探討的微博,成為近階段來中原房地產業的熱點話題,截止記者發稿時,該業內人士的微博的轉發和評論量依然持續增加。
東、西邁進各有熱點
商務未來和美好生活難以取舍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就必然面臨外延和擴張,一些熱點區域的產生就成為必然。
談及東區,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鄭東新區,歷經十年建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立交車水馬龍,高端寫字樓、高檔公寓酒店、商務內環、商務外環、國際會展中心等這些仿佛在一線大城市才有的商務形象,如今在鄭州幻化為現實。而政府對鄭東新區的前瞻性發展戰略,讓鄭州東部作為一個新型的商務辦公區得以確立。
政府投資、招商引資、企業注資數千億元,鄭州東部如同安裝了火箭助推器,仿佛一夜之間一座以商務辦公為主的國際化新城矗立在中原大地。銀行、保險、證券、企業總部、大型商業廣場、科技物流園等400余家單位和產業相繼入駐。
這樣的發展勢頭,讓很多人紛至沓來,安家鄭東成為一致不二的想法,然而,面對與其他區域相比偏高很多的房價,又不得不放慢腳步,理性思考。
即將投入使用的新鄭州東站,又是一個以高速鐵路為核心,集城市地鐵、城際鐵路、公路客運、公交和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隨著石武高鐵的開通,高鐵商務區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熱點區,備受關注。
實際上,不管是首次置業、改善型置業抑或是終極置業、投資保值等,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在目前房地產業調控的特殊階段,市場基本面仍未改變,無論是何種置業目的,無論在哪個區域,價格洼地才是選擇的關鍵。
與東區相對應的鄭州西區,作為這座城市發展的“根據地”,歷經一段短暫的沉寂過后,隨即迎來的快速發展期,國內一線房企紛紛進駐,他們帶來了時尚、潮流的生活配套,加之區域原有的教育、醫療等豐富設施,讓西區的宜居性快速凸顯。
去年,鄭州都市區“兩核六城十組團”的總體布局出爐,位于鄭州市西部,滎陽市東部和南部,作為“十組團”之一的鄭州宜居健康城也開始揚帆起航,這一定位正是考慮到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不可復制的區位優勢。
伴隨著宜居健康城的快步建設,如洞林湖•新田城這樣的生態大盤也集中亮相,因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便捷的交通要道以及較強的開發實力,它們所倡導的“美好生活”理念和仍處于發展初期的價格洼地,也因此被購房者津津樂道。
城市擴張致區域功能再塑
置業更需智慧和遠見
“之所以一條微博能引發如此強大的關注,主要是源于在城市快速擴張的同時,人們對區域發展功能定位不清晰的緣故,尤其是在高房價的壓力下,相當一部分人在選擇房源時伴隨著迷茫和困惑。”對于近幾天來,“鄭西要PK鄭東”的話題,某房企負責人私下表示,“其實,現在最要緊的是再次梳理西區、東區的發展優勢和機遇,給置業者提供一個可以借鑒的參考。”
在鄭東新區辦公的人越來越感受到,這里辦公條件雖然舒適、現代,但是生活起來麻煩太多。曾有媒體報道,生活在鄭東新區的人反映看病難、上學遠、買菜不易、購物不便,工作在鄭東新區的人說吃飯難,出行難,“如果沒有車,出門就是難于上青天”。
不過,這樣的問題也是一個新區建設漫長過程中所必經的階段,作為置業者,更應該了解的是區域未來的機遇和潛力。
“完善功能、聚集人氣,鄭東要以發展特色產業為主線,打造活力繁榮東區。重點圍繞現代金融業、總部經濟、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會展旅游業、文化傳媒業、中介服務業、軟件信息業八大產業,把東區建設成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中心、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全省企業總部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本報一次采訪中,鄭東新區負責人這樣介紹說。
這樣的表述,無疑更加確立了商務鄭東的功能格局,對于追求生活舒適性、宜居性的置業者而言,生活原本可以更美好。
如今,停留在大部分鄭州人記憶里的,依然是難忘的西區生活,郁郁蔥蔥的綠化、濃厚的文化氣息,西區舊地改造之后,比其他幾個區更適宜居住,發展后勁更強勁。
“政府在西區斥資200億規劃打造宜居健康可謂是適得其所、恰逢其時,西區優越的環境、更加合理的人居生活配套,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如同生活在花園中。”談及鄭州東、西格局,新田置業副總經理呂鳳桐這樣認為。
如其所言,在規劃的利好下,西區的發展勢頭迅猛,而在建設初期,無論對于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是價格的洼地,諸如新田置業幾年前就在鄭西安營扎寨開發洞林湖•新田城一樣,選擇做西區人居大盤置業的先行者同樣是一種智慧和遠見。
【相關閱讀】
產業格局,昭示著未來的人居方向
人們都常說“富貴”,但事實上“富”和“貴”是不一樣的,“富”偏重于物質,而“貴”則更多地指向精神和品質。古代人形容皇帝是“富有四海,貴為天子”,可見“富”是一個方面,而“貴”是一個境界。所以在“富”的情況下,人應該追求“貴”——不是昂貴,而是高尚和品位。可以說在“商務向東,居住向西”的大趨勢下,出現的結果必定是“東富西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