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花園路商圈,把它形容為花園路商業帶似乎更為合適。南起紫荊山,北到農業路,而且有繼續向北發展的潛力,分布了大商紫荊山百貨、正道花園商廈、正道中環、國貿360商業廣場、大商新瑪特鄭州總店和丹尼斯花園店,其間還有蘇寧電器、家樂福等商業項目。在短期內,這個商業帶以突出的風格和良好的業績成為商家下一步的搶灘之地。
個性化優勢
客單價顯示消費實力
“商圈”,也許只有從事商業的人,才會對這個詞感興趣,但它離我們的生活又那么近。紐約的曼哈頓,香港的尖沙咀,也是本土奢華生活的煙火之地,至今還封存著那些名媛、商梟、政界要人的城市往事,即使那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發達的商業也讓一個城市有了迷人的魅力。
成為一個高檔商圈至少要具備四個特質,一是商圈要有一定的規模,二是要有國際性品牌進駐,三是參與其中的發展商要有代表性,在商業地產領域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成功經驗,四就是輻射范圍要廣。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花園路紫荊山商業帶已經做到了。
還有更具有說服力的數據。丹尼斯花園店店長劉永松說,花園路商圈的消費能力比較強,目前的客單價已經相當于丹尼斯人民店的70%到80%,來店客數也以40%至50%的速度增長。一條馬路之隔的新瑪特總店一樓的奢侈品已經成為銷售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比起繁華的二七商圈,這里已經在格調和檔次上略勝一籌。2009年,這兩家成立不久的新店營業額總數已經達到了12億以上。正道花園百貨相關負責人說,來這個商圈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也更追捧新品,在意購物環境,基于這個原因,商場更加注重會員的培養。
大商集團鄭州地區集團發展總監李華偉說,花園路商圈最容易成為鄭州高端消費的第一高地。
掀起2010年的鄭州百貨市場的品牌之爭
商圈需要擺脫“同質化”,除了業態的豐富外,百貨商場的品牌多樣化也是重要一環。正因為如此,調整品牌,成為花園路商圈今年的重頭戲。目前,這兩家商場內到處可以看到大大的“OPENING SOON”。
2010年五一之前,新瑪特總店的品牌調整即將完畢,這是新瑪特總店開業一年以來第一次大型的品牌調整,總經理孫亞杰說,經過一年的經營,發現定位上還是有一些偏差,希望下一步再把商場的檔次拔高,招一些知名品牌。品牌檔次以成熟型的為主,適合的年齡層次比較寬泛。而且,今年的營銷不走去年的路子,不追求大客流,而是提高客單價,培養高端客流。
而丹尼斯花園店也將在五一之前完成一次大型品牌調整,“涉及100多個品牌,有三分之一的品牌都是之前鄭州市場上沒有過的。”丹尼斯花園店店長劉永松說。據悉,丹尼斯花園店的此次品牌調整,將淘汰掉30個左右的品牌。這樣的一個淘汰力度對一個百貨商場來說,并不算小。但是作為一個正在迅速上位的新店,強硬的手段似乎又是必不可少的。
卡地亞目前鄭州只有兩家店,第一家是丹尼斯人民店,第二家就選在了花園路上的正道花園百貨。奢侈品對此地的青睞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良好的商圈底子,對于品牌招商的優勢,新商場的品牌調整帶動了這個商圈其他百貨商場品牌結構的重新調整,將成為2010年鄭州百貨業品牌結構更新的重要陣地。
商家借力優勢明顯
商家在節假日大戰時,也會打“商圈牌”。餐飲、娛樂、休閑等行業的聯合為商圈贏得了更多的忠實“粉絲”。
紫百總經理鞏玉梅認為,不管從品牌上還是從經營模式上來說,花園路商圈走的是與周邊的其他商圈互補的路子,增加了娛樂比重,各商場個性化定位區分明顯。
正是因為商圈個性鮮明,花園路商業帶形成以后,原有的老商場,比如紫百、正道花園和中環百貨,不但沒有被分流客流,銷量反而提高不少。去年年底,永樂家電在大商國貿店對面開業,幾乎沒有經過養店期,而步入健康運營階段。
夯實高檔消費的底子
高檔消費的硬傷——交通
大商集團鄭州地區集團發展總監李華偉說,交通,是高檔消費的硬傷。在被稱為“堵王”的花園路上經營百貨商場,感受尤其深刻。
店長劉永松家住21世紀社區,每天早晨到花園路農業路口開車至少要40分鐘。
新瑪特總店去年幾次大型營銷活動造成花園路長達數小時的擁堵,讓有車一族產生消費畏難情緒。
去年,相關部門為解決花園路擁堵問題,實行的花園路農業路交叉口全面禁左,百米內禁停。雖然對交通問題有了緩解,但對位于花園路農業路口的兩家百貨商場并不算是利好消息。
消費者丁先生形容,每逢上下班高峰,從紫荊山開車去那兩家商場,“幾乎成了不可能順利完成的任務”。
李華偉說,商圈車位不夠用,車輛排隊等停車,直接導致商圈的行車不暢,公交線路扎堆,各種因素匯集,造成道路交通擁堵,僅僅依靠地面交通管制來解決問題看來有難度。
政府部門要從商圈定位著手解決交通困局,因為商圈定位直接決定消費人群,而消費人群也直接決定了交通形勢。同時,也要加強交通模式、管理模式等軟件方面的配合。花園路商圈還不像二七商圈那樣,屬于名片式的商圈,要想打開知名度,作為出城要道,擁堵的道路對吸引外地客流是一個制約。
一邊擴容一邊安撫
對于有車族來說,沒有誰愿意在瘋狂大采購之后,拖著酸痛的雙腿,拎著大包小包一大堆東西擠公交,或是經歷伸手半天攔不到一輛出租車的窘境。因此,開車購物還是有車族在周末大采購的首選方式。
停車難現象已經成為影響商場客流量的重要因素。在商業專家看來,停車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顧客對商家的最初和最終印象。停車好比打仗,目前花園路商圈停車位遠沒有滿足購物需求。硬件條件限制,讓商家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積極擴容。
丹尼斯花園店的地下停車位約有5000平方米,為了滿足節假日客流的增多,一些商場開始“利用”周邊停車資源。丹尼斯花園店已經和周圍的幾家單位協商,周末時可以用他們的停車位,同時,動物園的地下停車場也在建造。
新瑪特總店地下兩層都可以用來停車。雖然前期已經考慮到了停車位問題,但一旦面對大型促銷活動,停車位仍然緊張。總經理孫亞杰說,對于受硬件條件制約,如果無法在短期內大量增加停車位,升級服務也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外地的一些商場會把停車服務升級。一些定位高端的百貨商場不僅預留出充足的停車位,而且開始在地下車庫里引入專業汽車美容店,車位引導就由原先的保安式改成了禮儀引導,提升車位的利用效率。
李華偉說,和二七商圈老的物業相比,花園路商圈的商家已經盡力,外地的一些商圈曾經嘗試政府引導各部門,提倡公共交通,提升消費環境的綜合提升,也會減輕停車位缺口帶來的壓力。畢竟,停車位再擴容趕不上車輛的遞增速度。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商業中心附近都基本不允許停車。如倫敦的牛津街、紐約的第五大道等,消費人群都是把車停靠在距離較遠的地方,然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而香港的中環一帶,除ICC之外,很多購物中心根本不給建停車位,但中環并沒有因為缺少停車位而影響商業氛圍。
搶灘,考驗判斷力
密集的人口、城市不斷拓展以及高檔的消費潛力,讓花園路紫荊山商業帶的區域價值被越來越認同。未來的這個商圈,有香港新世界、 銀泰百貨入駐,此外,藍堡灣還將引進大型商業項目。
除此之外,業內有消息稱,對于下一步進駐的選址,一些商家紛紛看中了目前在農業路農科院附近的地段。對于商家搶灘,聽聽商圈里的商家怎么說。
李華偉:隨著土地成本的繼續升高,商業將會向高檔化發展。因為,只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才能承受高價租金。但如果這個商圈全部都發展高檔商業,那么就會弱化商業的多樣性,加劇商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政府應從政策導向性來把握土地成本和商業附加值之間的平衡穩定。
孫亞杰:成功的經營只能借鑒不能復制,花園路商圈消費潛力巨大,但是目前的影響力和實際消費需求還不能像二七商圈那樣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商家要入駐的話,一定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如何度過養店期。
劉永松:現有條件限制不適合短期內再引進更多的商家。現在新開商場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可能再這么密集地在一起,應該往北再延伸。這里氛圍雖然好,但是很多問題都會出來。像二七商圈那樣短期內在這么近的距離再度密集多的商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